✨玉里鎮有機好農✨
1.清盛有機農場
【玉里 #清盛有機農場 親眼見識農藥帶來的傷害,自主推動有機種植】
三十歲就當選第三屆十大傑出農家的清勝有機農場主人李清秋,決定投入有機的轉捩點,就在台灣退出聯合國的時候。當時他響應國家政策成為農耕隊一員,與紅十字會到東亞地區擔任草耕大使,親眼見證橙劑對人與環境造成的可怕危害。
李清秋早年就以有機的方式種植綠竹筍,由於他在越南河內看到美軍噴灑過量的落葉劑,致使當地出現一些畸形的孩子,給他極大的震撼,進而意識到農藥與殺草劑對人體傷害之大,超乎自己的想像。因此即使當年政府尚未推行有機,清盛農場也盡量不使用化肥與農藥。
粉絲專頁: 清盛有機農場
2.范家愛玉園
【玉里 #范家愛玉園 學會自己育苗後,有機種植才更加篤定踏實😇】
范家愛玉園的愛玉,是從苗栗改良場技轉的苗栗1號,並從102年開始種植。剛開始種植時特別煎熬,眼見愛玉樹被蟲一株一株咬死,讓范振海經常想,乾脆噴農藥速戰速決;一直熬到第四年才算真正穩定軍心,並將耗損率維持在15%。學會自己育苗後,有機種植變得更加篤定踏實。
種愛玉很重要的功課是要養愛玉小蜂,這種蜂只有台灣養得起來,所以全世界也只有台灣能夠生產愛玉。愛玉小蜂的母蜂有翅膀、公蜂沒有。公蜂會在公果成熟的時候長大成蟲,並尋找母蜂交配;之後,公蜂死在公果裡,受精後的母蜂鑽過花粉區,帶著一身的花粉飛出去尋找下一個產房。就是這樣的過程,愛玉也完成了它們的授粉;為了幫忙愛玉授粉,必須四棵母樹配一棵公樹。
粉絲專頁: 范家愛玉園
3.917有機農場
【玉里 #917有機農場 從科技人到青農,善用公部門資源提升曝光率】
當年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黃怡瑄夫婦從科技人轉換跑道成為專業農戶。從農之初跟著公婆學了一年之後,就被「放生」自立自強,能否走下去一切靠自己。所幸善用公部門的資源提高曝光率,以及貼心的顧客服務與管理,在從農三年就慢慢得心應手,穩定發展至今。
目前917有機農場種植的作物有台灣種小油菊、阿拉比卡咖啡、金針、洛神花。其中阿拉比卡咖啡是無心插柳的產物,喝起來口味偏酸有梅子香氣,目前種植數量達2,000多棵。只不過有機咖啡種植不易,一有風災便損失慘重,雖然品質獲歐洲大廠的青睞,但因收成數量有限,再加上台灣有機檢驗法規與國外不同,而失去外銷的機會。
粉絲專頁: 917有機農場
4.高成茶園
【玉里 #高成茶園 藉由比賽共同經營品牌,提升作物經濟價值】
巫志明經營的高成茶園,目前以種植金針、小油菊、茶葉為主,考量到收成與生計,種植的方法部分採慣行部分採有機。雖然慣行比較好管理,但巫志明觀察到有些作物沒有打藥還是長得不錯,收成數量不少,主要還是看品種。
比如金萱、台茶12號比較野性、抗體強、繁殖力也強,不須打農藥依舊生長力旺盛。但烏龍就不行,採有機種植很容易得枝枯病,一得病就枯死,枯死就必須剷除,即便再種新的烏龍同樣種不起來,因為土壤裡面已經有菌,必須用有機石灰粉翻土日曬殺菌,或是更換品種,比如改種金萱,才種得起來。
5.萱園居
【玉里 #萱園居 栽種多樣化,立志打造赤柯山的「根經濟」】
張茂游的父親年輕時,原本在嘉義的田產被八七水災的大水淹沒,經人介紹來到赤科山從頭開始,一路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開發田地,辛苦撫養子女成人。剛來時,父親試種了許多作物,如:玉米、地瓜等雜糧,後來發現金針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大概在民國五十幾年時開始 種金針直到現在。
承接父業之後,為了分散種植金針的風險,同時考量到產季不會跟主業金針衝突,張茂游開始試著種茶,種植的茶樹品項很多種,有金萱、烏龍還有台灣原生種的野生茶。當中金萱、烏龍是灌木,野生茶有點像普洱,屬於半喬木,生命力很強,種下去穩定之後,就能健康成長。
粉絲專頁:萱園居
6.伊禾茶
【玉里 #伊禾茶 苦熬四年,茶樹終能克服雜草迎來曙光】
伊禾茶在花蓮種茶,已經傳承三代,黃文諄和陳思彤是第三代,接手之後開始用有機的方式栽種,現在已經三年了。
一開始很不適應,過去只要噴藥噴一噴,輕鬆許多;改種有機之後很多藥不能用,雜草蔓延,不好管理,還會被長輩唸說:「都是草!沒有在顧!」後來慢慢習慣了,讓草自然生長,土質反而比較好,採收的茶葉做起來也喝得出和原先採用慣行的差異。預計,茶種到了第四年,就會非常好管理,因為此時的茶樹已經強壯到可以壓抑雜草的生長,讓有機栽種不再對雜草那麼痛苦。
不過草長多了也有好處,蜜香紅茶的關鍵「小綠葉蟬」可以躲在草裡面,數量更多。小綠葉蟬吸食茶葉嫩芽後,茶樹為了生長及生存,會生成特殊的成分;這種特殊成分可以引誘出小綠葉蟬的天敵「白斑蜡蛛」,讓這種天敵去捕食小綠葉蟬,使茶芽不再受到危害。也就是說,茶樹透過生成這個特殊成分,呼叫小綠葉蟬的天敵來保護自己,而蜜香紅茶獨特的香氣,就是由此而來。
粉絲專頁: 伊禾茶
7.古林有機生態園區
【玉里 #古林有機生態園區 與大自然共存,與生態共生的咖啡】
「因為參與『八八風災』救災時,目睹眼前的山崩地裂、同胞的哭喊啜泣,而自己的能力是那麼有限!那種感覺實在是刻骨銘心難以形容的悲慟!我暗自下決心,在退伍之後,要把花蓮老家種植的檳榔改種其他作物…」古林有機生態園區的業主林菁川說。
因為理解到水土保持對山川河嶽的重要、認識到 #有機栽培 對大自然、對農戶、對使用者的健康好處,所以說服家人改種咖啡,林菁川自103年退伍後即全心投入,堅持用「與生態共存」的方式來種植咖啡,不但花光了退伍金,還有著其他借貸債務,著實吃了不少苦頭。問他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 答案居然是在園中看見蝴蝶翩翩飛舞!
粉絲專頁: 古林咖啡
8.龍鳳農園
【玉里 #龍鳳農園 結合有機當歸與專業廚藝,綻放當歸光彩】
園主 #張再進 原本是台北兩家餐廳的主人,退休後繼承父業,除了傳承栽種技術之外,也經常思考著如何將新鮮的 #當歸 與各式菜餚作結合。
憑藉著專業的廚藝,以及不斷的試吃研發後,誕生出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料理─例如:當歸麵、當歸炒飯、當歸葉炒蛋…等等,連家中的鹽都是使用整株當歸磨成粉末再加上鹽巴自製的「#當歸鹽」,那個香氣就是跟外面市售的鹽不一樣!各式各樣的「當歸料理」都是張大哥家裡餐桌上的家常菜。無怪乎張大嫂的皮膚仍然紅潤細緻,想來都是拜張大哥的有機食材所賜!
粉絲專頁: 龍鳳農園 - 當歸達人 張再進
9.藥王山青草商行
【玉里 #藥王山青草商行 熱衷地方活動,並朝「產業六級化」大步邁進】
花蓮農業改良場多年來推動有機農業不遺餘力,近年來更是以「產業六級化」為目標,重點在輔導農友們提升自家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而「當歸」、「丹蔘」、「黨蔘」更是近年推廣的中長程目標,至今年(2020)七月,縣內種植當歸面積已達35公頃,丹蔘亦達20公頃;主要的緣起是因為台灣地區每年自過外進口中藥材高達90%以上,但坊間對於進口藥材的種植過程是否使用農藥、農藥施放是否合於標準一直存有疑慮,而花蓮地闊人稀氣候宜人,正是轉型改做高經濟價值中藥藥材的最佳地區。
李建新博士從事生技業多年,看準中藥材的商機,七八年前與妻子陳瓊斐繞過大半個台灣落腳花蓮玉里,開創了「玉富有機農場」,對於各式各樣的中藥材如數家珍;李博士以自身的科學專業結合中藥的養生概念,與高醫、中國˙醫藥大學等學術多方合作,再於民國108年再創辦了「藥王山青草商行」,要稱李建新博士「藥王」似乎也不為過!
粉絲專頁: 藥王山青草商行
10.東豐拾穗農場
【玉里 #東豐拾穗農場 開展多元通路,打造有機農產第一品牌】
相較於玉里地區各個農場主人,不滿五十歲的曾國旗算是青壯派的了。
27歲時因為家庭變故毅然決然放下即將到手的建築師執照,返回家鄉扛下完全一竅不通的農務,受過科學教育的他不肯服膺父親憑經驗的指導,堅持機械化、堅持有機耕作,一切的舉措均在父親反對下咬著牙去嘗試;光是這樣就父子不知吵過幾回。
又例如「水旱輪作」的方式,在左右鄰居看笑話的情形下,曾國旗以一年水作(稻米)、一年旱作(大豆)的方式,大幅減少有機耕作最為頭痛的蟲鳥害問題,甚且讓所有農夫深惡痛絕的福壽螺消失了,也終於獲得農友的認同加入產銷班,成為全台最大47公頃的有機雜糧暨水稻種植專區
粉絲專頁:東豐拾穗農場
11.熊鷹有機果園
【玉里 #熊鷹有機果園 想在好山好水的花蓮,種植出更健康的火龍果】
熊鷹有機火龍果園區原本種植有機稻米兩年,於 2015 年接手種植火龍果,秉持有機農產品規範,絕不使用農藥、化肥,且通過慈心有機驗證。果園男主人周賢明先生表示,「自從花蓮縣政府農業處長推動有機開始,我們已經做了將近二十年,因為花蓮就是著名的好山好水,比較沒有污染,我想在這裡種出更健康、美味的火龍果。」
當初火龍果產銷班老班長李清秋先生號招農友們一同加入有機栽培火龍果的行列,當火龍果是屬於較新穎的作物,價格較好。目前熊鷹有機果園有五個火龍果品種,包括紅肉、白肉、雙色、黃龍、粉紅。黃龍極為稀有,因為較難照料,必須要人工授粉,特色是帶有檸檬香氣。近年來遭遇到的困難主要是病害,像是炭疽病、火龍果莖潰傷等等。而因為是有機種植,因此更難處理,得病的話就只能全部剪除
粉絲專頁:熊鷹有機農園-周賢明
12.吟軒茶坊
【玉里 #吟軒茶坊 因有先見之明,才得以在價格戰中屹立不搖】
吟軒茶坊的主人黃明傼為農家子弟,因從小深感務農的艱辛,年輕時對從事農業非常的排斥,因而離開家鄉到外地發展。而後因為工作不順遂,於是偕同妻子決定返鄉務農,承接父親那的金針花田。那時的金針花價格相當好,「一年可以有 200 萬的收益,不少人皆因為種金針而變成有錢人。」
黃明傼大哥回憶道。不過他預見到金針花產業即將沒落,若僅靠此單一作物是很危險的。而考量到赤柯山的地理環境、氣候因素,加上家中長輩有種茶製茶的經驗,因此黃明傼大哥決定投入種茶。
而後果然如他所預料,在短短十幾年間,台灣金針花的價格因為受到進口貨大舉入侵而一路下滑。所幸黃明傼大哥的先見之明,才避開了這場戰役。並且為了響應農政單位發展休閒農業,黃明傼夫婦投入「花蓮無毒農業」生產的行列,開創傳統產業新價值。
粉絲專頁:吟軒茶坊
13.長良自然生態農場
【玉里 #長良自然生態農場 朝向休閒農場發展,提供多樣農事生態體驗】
長良自然生態農場緊鄰中央山脈,東有樂樂溪與秀姑巒溪相伴,水質一極棒,在樂樂溪南側與秀姑巒溪的西側,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農場內有5塊大小不一的水域棲地,於 2018 年通過慈心有機驗證,目前有機轉型期的面積約 2.17 公頃。目前主要作物有苦茶、蓮子、大白柚、金針、洛神等等。還有少量多樣性的作物包括:芒果、火龍果、荔枝、木瓜、水芋、茭白筍、油菊、薑黃,及季節性葉菜等。
在耕作田區周圍設置綠籬以隔離鄰田污染,並增加物種多樣性。目前的綠籬植物有紅肉李、接桃李、石榴、野薑花、落羽松、龍柏、椰子樹、龍眼、山芙蓉等。農場經營目標朝向休閒農場發展,提供多種作物的農事生態體驗。連崇德表示,商標 Logo 為自己所設計的,「苦茶籽、一隻鳥」,意象為整個農場充滿了果實與鳥,生態非常豐富,有時甚至可見上百隻的蜻蜓。
粉絲專頁:長良自然生態農場
14.天心茶園
【玉里 #天心茶園 獨特的蜜香綠茶,品嚐甘醇好滋味!】
花蓮縣玉里鎮赤科山天心茶園負責人張振浪,於 1959 年臺灣遭遇八七水災後,與鄉親們共同來到赤科山開墾,起初先種植了竹子,而後改種金針、茶葉,此外還經營天心民宿。
張振浪先生同時也是位赤科山嚮導,他表示,天心茶園內的有一座著名的大石龜、以及天心高頂湖,皆是赤科山觀光旅遊的重要地標之一。若有機會一遊赤科山,可以請他帶您尋訪赤科山秘境。
粉絲專頁: 天心茶園民宿
15.赤科農場
【玉里 #赤科農場 赤科山上的霸氣主人翁,歡迎大家來赤科山品茗】
花蓮玉里赤科山上,除了著名的金針之外,還有一項令人讚不絕口的,就是茶。
赤科農場二代經營者陳期泓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花蓮玉里赤科山的好茶,而其農場所種植的有有機青心烏龍、有機金萱、有機四季,也有大葉烏龍,除了部分製成發酵茶烏龍茶外,也製成著名的蜜香紅茶,風味相當獨特。
這幾年玉里鎮公所辦理優良茶評鑑,特別邀請農委會茶葉改良場總場評師來品評,因此相當有鑑別度與說服力。每年冬季的參賽茶,由評審監製,已通過農藥殘留檢測的茶會以不計名的方式編號逐一評鑑,並且經過三次的反覆評選而產生,相當嚴謹。 比賽茶深受喜愛蜜香紅茶的台灣消費者的肯定與支持,近年來,更是國外觀光客指定必買的頂級台灣茶之一!
粉絲專頁:赤科農場
16.青蛙有善自然農園
【玉里 #青蛙有善自然農園 用有機食物開放diy體驗,除了推廣有機食物外同時賺到健康】
青蛙有善自然農園主人王擎華,為了照顧長輩於是決心回到家鄉來務農。他表示,「以前長輩們種植都會農藥,而我不喜歡噴藥,而且政府對有機農業有補助。於是我決定開始種植有機作物」。善待土地,善待自己的身體。
王擎華表示,「我們這個社區種植的作物很多元,最大宗的就是金針花、洛神花,而我想種一點不一樣的!於是選擇種植紅藜、文旦、檸檬。」除了栽種有機蔬果外,目前也有舉辦「紅藜酒釀」與「檸檬醋」的 DIY 體驗,價格實惠,且實作完成的作品也能帶回家,非常值得一試。
粉絲專頁: 青蛙有善自然農園
✨卓溪鄉有機好農✨
1.崙山苦茶產銷班-巫國盛
【卓溪 #崙山苦茶產銷班 藉由有機栽種,讓生態恢復往昔活力樣貌】
巫國盛在崙山的有機栽種區有有機水稻、有機苦茶樹兩種作物,其中苦茶樹的栽種面積大概六分半,產量好時可以收成八百到一千公斤的苦茶籽,可以榨出125公升至150公升的苦茶油。
巫國盛年輕時離開部落報考軍校,擔任職業軍人二十年。退休後回到部落,開始有機栽種。五、六年前開始跟隨產銷班栽種有機水稻,栽種面積約六分半,後續也跟著開始另外栽種六分半的有機苦茶樹。隨著有機栽種,巫國盛觀察到水田開始出現小時候和部落老一輩曾看到過的濕地生態,更甚至出現一級保育類動物柴棺龜。
粉絲專頁:崙山苦茶產銷第二班
2.崙山苦茶產銷班-景友惠
【卓溪 #苦茶產銷班景友惠 銷售為亟需改善的問題,契作是保障同是壓力】
身為苦茶產銷班第一班班長的景友惠,主要以有機方式種植油茶、水稻、雜糧等作物,談起有機種植遇到的困境時,他說道目前崙山的苦茶油透過網路社群Facebook銷售,也有些熟客親友向他直接採購;稻米則是透過產銷班銷售。
他始終覺得,銷售是小農們最需改善的問題,若再加上有機栽種過程中割草、施用有機肥的工作量吃重,產量難以提升,那麼希望小農們能維持有機的初衷,就會難上加難。苦茶樹容易受到風災影響,他所栽種的苦茶樹經一次颱風摧殘,可能就會讓當年的產量就得歸零。
3.拿海呼農場工作室
【卓溪 #拿海呼農場工作室 在田裡調兵遣將,追求快樂永續的有機環境】
林泳浤曾任軍職22年,歷經中興號、中正號與經國號戰機的維修與品管工作。從軍人變成有機農場工作室的負責人,他認為把角色扮演好就對了。
其實林泳浤從小並不喜歡種稻,在接下媽媽慣行的幾分地之後,適逢銀川至此推廣有機耕作,從而改變耕作方式,並成為南安部落有機耕作的領頭羊。大閘蟹是最初返鄉的目標,並從101年開始養殖,採生態養殖法。
他主持的拿海呼農場工作室,總耕作面積10甲,主要作物為稻米、季節性蔬菜以及大閘蟹養殖。稻米和水果蔬菜都是契作,大閘蟹雖然一年僅有一穫,收入卻和農作物的收入旗鼓相當。目前工作室共8人,必要時雇臨時工可多達十多名。由於工作繁重且路途遙遠,林泳浤經常要連哄帶騙、像詐騙集團一樣設計各種小驚喜,好讓工人天天開心上工。
粉絲專頁:拿海呼農場工作室(南安有機專區/南安大閘蟹生態養殖場)
4.山上那良農場
【卓溪 #山上那良農場 一頭栽進苦茶油世界,成立苦茶油產銷班】
來自卓溪的山上那良農場,如同農場名字諧音「納涼」一樣,原先農場主人那孟賢和沈良貞只打算在自家農地過著悠然的退休生活,沒想到最後兩個人整個栽入苦茶油的世界,甚至成立起產銷班,希望能帶動崙山在地的苦茶油產業。
成立產銷班,帶動崙山產油量
崙山部落在過去就以苦茶油聞名,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苦茶樹,但隨著年輕人口外流,老年人也不見得有在照顧苦茶樹,讓崙山地區的苦茶油產量越來越少,常常有旅客來到崙山卻沒油好買,久而久之崙山和苦茶油的連結慢慢在消費者心中淡化,那孟賢和沈良貞在投入苦茶油產業之後意識到這個問題,便成立起產銷班擔任班長,希望以自身為範例,做給部落裡的人看,才能吸引更多人一起生產有機苦茶油。
粉絲專頁:山上那良農場/花蓮崙山部落
認識更多花蓮有機好農👉有機花蓮粉絲專頁
或使用Email登入
還不是會員?註冊帳號或使用臉書快速註冊
用 Facebook 登入